两人说了两句玩笑,四爷的心情好了些许,把玩着年淳雅柔弱无骨的手,提起了另一件事:“今日老九有家店开业,是专门卖药膳的,爷瞧着,卖的药膳和你平日吃的一些倒是有些相似。”
年淳雅吃了一年的药膳,味道,颜色,配方什么的,四爷耳融目染下,也了解不少。
故而在九爷新开的店铺一瞧,心里就有些怀疑。
四爷的意思,年淳雅自然是明白,她迟疑道:“会不会只是相似?”
毕竟在用药上,有些药差一星半点儿,效果就差远了。
比起年淳雅想的简单,四爷想的就多了,想起在乾清宫外,十四提起让他同去,老九那表情,像是有一丝心虚的样子,四爷就越发的怀疑。
老九这店早不开晚不开,偏偏在这个时候开,时机未免太过巧合了吧。
四爷把其中的道理掰碎了讲给年淳雅听,也算是变相的教导她。
年淳雅是个很好的学生,一听就会合理的提出疑问:“可是九爷的方子是从哪里来的?”
四爷既把药膳方子上交给了皇上,那这东西就是皇上的,即便太医院太医知道方子,也给宫里的一些娘娘调养过身子,可无论是太医还是宫里的娘娘小主,也都不敢在未经皇上允许的情况下,正大光明的开铺子赚钱。
不然岂不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所以,如若四爷的猜想是真的,那九爷是从哪里弄来的方子?
四爷派人查九爷的方子从何而来时,还不忘写了封密信,由粘杆处的人秘密送往四川,交给年羹尧。
信还未至,调查的事情就有了结果。
“是郭氏?”
年淳雅既意外,又不是很意外。
李太医给郭氏开的方子都是记录在案的,但开的方子都是药方,没有药膳,可她曾在李太医为她诊脉后,来向她求了几道药膳方子。
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年淳雅给了。
倒是不曾想,郭氏一开始就存了这样的心思。
四爷指尖点着桌面,并不说话,而是让苏培盛道清原委:“九爷知道了郭格格与侧福晋交好,侧福晋又请李太医为郭格格调养,所以就找上了郭格格的家人,给了郭格格家大笔银钱,让郭家人从郭格格这里要走了方子。”
“那郭格格可知郭家人要这方子是为了九爷要的?”
话一出口,年淳雅就后悔了,怎么可能不知呢。
苏培盛没直接回答年淳雅的问题,而是道:“奴才发现,郭格格最近从药房取的药材花费不菲。”
虽然没正面回答,但答案显而易见。
若是不知道,那郭氏吃药的钱是打哪儿来的?
年淳雅对郭氏的行为,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她与郭氏,本就是因利而聚,如今郭氏做出这样的事,年淳雅不觉得太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