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王子,理查或可以坚决而执拗地反抗父亲,但成为国王后,他过于残酷无情的行为势必会引发封臣和民众对他的怀疑,从而被他的政敌利用,何况他还即将参加一场可能耗时甚久的战争,不抓紧时间坐稳王位很可能他远赴海外作战时还需要分心处理国内事务。因此首先,他来到诺曼底,寻求坎特伯雷大主教和鲁昂大主教对他反抗父亲行为的赦免;其次,他大加封赏那些一直没有背叛亨利二世的领主,并再三公开称赞他们“忠于誓言,重视荣誉”;最后,他又剥夺了那些在大局已定后才背叛亨利二世的诸侯们的领地,严厉谴责了他们的背叛行为,总而言之,他不遗余力地向公众强调他重视荣誉、痛恨背叛,且他对父亲的抗争并不属于背叛行为。
与此同时,埃莉诺也在王国四处活动,一方面,她亲自出面将一些亨利二世曾没收的地产物归原主,并要求监狱释放曾因国王和法官命令无端入狱的囚犯;另一方面,她配合理查挽回自己声誉的行动,让受她资助的歌手与吟游诗人在王国各个角落传唱着有关称颂理查仁爱与虔诚的歌谣,将他塑造为一个推翻亨利二世□□、重塑新秩序的明君。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安茹家族的领地上已经鲜少有人公开表达对新王的不满,理查已是英格兰上下一致认定的广受爱戴的下一任君主,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两个月前在绝望中死去的亨利二世。
万事俱备后,理查终于动身前往英格兰,并精心策划了自己登上英格兰土地时的入场仪式:他带着一位身着沉重镣铐的囚犯,图尔的斯蒂芬,此人乃是亨利二世的宫廷总管,因贪得无厌与粗野蛮横而臭名昭著,此举意在示意若有贵族敢在国王手下滥用职权、谋求私欲,那他必然名誉尽毁、声誉全失,这会令贵族胆寒,但无疑会教民众拍手称快。
1189年9月13日,在经过大量准备并积攒了崇高威望后,理查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正式举办加冕礼,有别于此前君王加冕的流程,理查在接受了涂油礼后亲手从圣坛下取下王冠,交由坎特伯雷大主教完成加冕,这一行为被后世解读为理查彰显自己的威名同时又不失对上帝虔诚的巧妙之举,显然,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并不觉理查的举动有所冒犯,他满怀喜悦与尊敬地将王冠戴在理查头上,祈祷这位能征善战的新王能大展宏图,拯救陷于异教徒之手的圣城。
就这样,理查在圣歌、弥撒与民众的欢呼声中坐上王座,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国王理查一世。
,
(1)腓特烈二世:亨利六世之子,在奥托四世倒台后成为新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2)英诺森三世:时任教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