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她就主动准备好了马车,让人送伊莉莎回去。
“再见,哈里奥姐姐,我会给你写信的。”伊莉莎抱了抱这位小姐姐,她是这个庄园里除了乔治亚娜外对自己最好的人。
“那你要在信里告诉我夏琳最后怎么样了,听到了吗?”哈里奥用力地抱了抱才认识几天的妹妹,单听她说的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只在乎故事的结局呢。
或许是的,或许她只是借着对故事的关注来表达她的情感。
“等我写完了,我肯定第一个写信告诉你,哈里奥姐姐。”同时也告诉乔治亚娜。
“要说到做到哦!”哈里奥放开人,又摸了摸伊莉莎的脸,然后就退开了,“再见,伊莉莎。”
“再见,哈里奥姐姐,再见,乔治亚娜。”伊莉莎说完,又对着同样站在旁边的伊丽莎白母女和小乔治亚娜点了点头,就转身上了马车。
来这里快十天,终于要回去了。
乔治亚娜看着还在对着自己挥手的伊莉莎,到底没忍住眼泪。她的伊莉莎,她就仅仅待在了自己身边这几天。
以后再见,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妈妈,我们进去吧。”哈里奥拉过母亲的手,扶着人走入了门厅。门厅中央的楼梯上,她的父亲正站在那里沉默着。
乔治亚娜一看到自己的丈夫,就冷笑了一声。
“现在,你满意了?”
“我不跟你吵,哈里奥,扶你母亲上去梳洗。”德文郡公爵不在乎妻子的眼泪,更不在乎她的话。反正最后,他赢了。
已经离开查茨沃斯庄园的伊莉莎不知道身后发生的事情,第二天傍晚,她如愿回到了南希尔庄园。
“哦,我的伊莉莎,你可终于回来了!”玛丽很不习惯伊莉莎不在的日子,她竟然都觉得自己的儿子们太吵了。明明伊莉莎在的时候,也是这样过的,她却感受到了大大的不同。
“是啊,玛丽,我回来了。”伊莉莎接受了这个暖暖的有点用力的拥抱,“我好想你啊,玛丽。”
“我也想你,来,先进来。”玛丽带着人直接去了伊莉莎的房间,坐了这么长时间的马车,盥洗室是最需要的。
再出来,伊莉莎已经换上了熟悉的麻布裙子,她还是习惯这样自由自在,不用被拘束住。
出来后,她就主动说起了自己在那边庄园的事。只挑参观的部分,只说哈里奥,也说了故事写得差不多,已经寄去了伦敦。
“哦,我的伊莉莎,你真是太棒了!”才几天没见,她就快写完了。
玛丽听完了后,就高兴地离开了。她得让伊莉莎休息,还要让厨房准备伊莉莎爱吃的食物!
十月底,伊莉莎收到了来自乔治亚娜转交的信件。写信的人是一位评论家,和报社、出版社都有合作。
对方在信中点评了她的故事,说她的想法不错,但很多事情都太有想法了,所以出版的可能性不大。
简短的几句话,基本上就定死了伊莉莎这个故事的结局。为此,乔治亚娜在信中安慰她,说没关系的,可以继续尝试。
伊莉莎当然不会因为这么几句话就放弃,她甚至不赞同对方的说法。没关系,这条路走不通,她可以自己写信去投稿。
伦敦目前的报社都有哪些,她记下来了,她自己来。
十一月一到,伦敦的天冷得更快了,然而这不会减少舰队街各报社的热情。
和威尔士亲王分居的威尔士王妃似乎有了自己的情人,而克拉伦斯公爵很快就要有第四个私生子。
听说在德比郡的德文郡公爵和公爵夫人吵架了,不知道这回又是为了什么?
总之,各报社都很忙碌,完全顾不上冷。
伊莉莎的信件就是这时候上门的。
要说伦敦哪家报社最关注上流社会的新闻,那么就非属1772年创刊的《晨邮报》不可。自打这家报社创立以来,伦敦多少贵族的丑闻都是从这里曝光的?起码九成以上!
所以平常时间,大家都爱看《晨邮报》。只有自己有了丑闻后,才会最怕见这报纸。
伊莉莎早就盯上了它,这回的信件也是寄给《晨邮报》的,因为其他的相对来说不太合适。
《泰晤士报》说时政的比较多,《记事晨报》比较关注社会问题,《广告人日报》主打经济信息,商人们会从上面看物价。《星报》同样注重民生问题,而《观察家报》是一份周日报纸,稿件门槛挺高的。
这天一早,《晨邮报》的主编刚到,就从员工手里接过了几封信件。这些信件都是从各个地方寄来的,可以说是《晨邮报》一部分内容的来源。
没错,为了能够得到最及时的贵族丑闻,《晨邮报》开设了“悬赏”。只要提供的内容真实有效,那么提供消息的人就能依照内容的热度得到一笔不错的“稿酬”。
为此,很多在贵族家里工作的仆人们就看上了这笔钱。
而主编的每天工作就是先阅读这些信件,然后对当日的版面进行确定和调整,最后再让人安排第二天报纸的印刷。
大家都很关心威尔士王妃是不是有了自己的情人,自从去年8月她离开威尔士亲王的卡尔顿府后,就搬去了布莱克西斯。到今天,已经足足有了十四个月。
如果她有了情人,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威尔士亲王能把自己的情人带回卡尔顿府,为什么王妃就不行呢?
可惜,主编看完了大半的信,这里面说的事情都不和王妃有关。不过,有德文郡公爵府的丑闻在,明天的报纸不会太难看。
喝了一口咖啡,主编继续看最后几封信。
“写得挺多,希望带来的是好消息。”下一封摸着就特别厚,主编不自觉带上了笑容,“一个故事?”
嗯,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