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681节(2 / 2)

&esp;&esp;其实,这次平乱不仅检验了京营兵马的战力,也给了崇平帝一种信心。

&esp;&esp;宋皇后玉容欣然,声音婉转动听,说道:“陛下一说,臣妾也想起此事了。”

&esp;&esp;只是那时,那少年功名不着,还仅仅是提点五城兵马司,如今已是军机辅臣、京营节帅。

&esp;&esp;端容贵妃妍美玉容上浮起关切之色,清声说道:“陛下,这上面可曾提到止儿?止儿她也有好几天没音讯了。”

&esp;&esp;说着,将一双清冷晶莹的明眸,凝睇而望崇平帝手中的笺纸。

&esp;&esp;嗯,半天过去,崇平帝甚至没有想过将手中笺纸拿给几人去阅览。

&esp;&esp;“上面说,后面军报再详述。”崇平帝面色和缓,轻快说道:“咸宁现在跟着子玉,这两天的军报都是咸宁手书的。”

&esp;&esp;前几天,飞鸽传书过后,军报走六百里急递送来神京,崇平帝阅览之后,也曾拿给端正容贵妃观瞧。

&esp;&esp;而贾珩让咸宁公主帮着手书军报的做法,无疑让崇平帝心底深处生出一股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舒适。

&esp;&esp;不说其他,贾珩领步骑八万,又授以「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大权,朝廷却并未派以文官和内监监军,当然除却贾珩家卷俱在神京,还有其为军机大臣有关,但将来再领军出征东虏就不好说。

&esp;&esp;而贾珩让咸宁公主从军,恰好是给崇平帝提供了一个信任锚点,现在还不起眼,等到领兵数十万,与敌国战的时候,再无“王翦”之忧。

&esp;&esp;端容贵妃叹了一口气,清丽玉容上重又蒙上一层忧色,轻声道:“咸宁她没出过什么远门,昨个儿太后还说,洛阳城那边儿家书传来,咸宁和贾子玉在韩国太夫人府上做客,说让咸宁她留在洛阳,她执意要随军到前线去。”

&esp;&esp;这几天,韩国太夫人的书信也到了冯太后那边儿,叙说着咸宁公主与贾珩到了洛阳,在冯家住了一晚。

&esp;&esp;嗯,顺便也是要将自家帮着朝廷平叛大军准备军需辎重的事儿提一嘴。

&esp;&esp;当然,这些贾珩事后与河南府尹孟锦文,以奏疏陈禀卫、郑两藩不法事时,都提到了冯家。

&esp;&esp;崇平帝点了点头,道:“咸宁去历练历练也好,其实,如果不是魏王刚刚大婚……”

&esp;&esp;说到最后,意识到不妥,轻轻岔开,不再多言。

&esp;&esp;宋皇后却闻听崇平帝之言,心头不由一跳,如是让然儿随贾珩一同前往平乱,从而能接触兵事,那可太……

&esp;&esp;不过,转念就觉得不太可能,陛下一向对兵权把持的紧。

&esp;&esp;宋皇后压下心头的一丝复杂情绪,笑了笑,柔声说道:“现在乱子平定下来,陛下悬着的心也能彻底放下来了,可将这药膳先吃了。”

&esp;&esp;说着,端过一旁的药膳,递将过去。

&esp;&esp;崇平帝接过盛着药膳的瓷碗,轻声说道:“开封府城这般一收复,贼寇就只剩下汝宁府一路,这些还需子玉派兵清剿,还有战后安抚百姓,这个还好说,先前在洛阳追缴了不少米粮,子玉应能处置妥当,不能让这些贼寇侵扰其他诸省。”

&esp;&esp;因为贾珩清晨向朝廷飞鸽传书时,谢再义的消息还未送到,故而这位天子还不知汝宁府也已经重回朝廷之手。

&esp;&esp;这般叙说着局势变幻,也是为了安着自己的心。

&esp;&esp;宋皇后柔声道:“陛下,汝宁府好像是贼寇的老巢,也不知留着多少兵马?兵马比开封府城多不多。”

&esp;&esp;崇平帝道:“先前奏报来看,没有开封府多,但除恶务尽,谨防他们死灰复燃。”

&esp;&esp;李婵月星眸熠熠,说道:“先前,小贾先生不是说,已派了一路人马去了汝宁府,以便封堵贼寇四逃之势,想来汝宁府不久后,也应该很快好消息传来吧。”

&esp;&esp;崇平帝正拿起勺子,吃完一勺药膳,看向小郡主,目光温和了一些,轻声道:“小婵月说的是。”

&esp;&esp;李婵月面现微笑,柔声道:“那皇舅舅也别担心了,先把药膳吃完吧。”

&esp;&esp;晋阳长公主转眸看向浅笑盈盈的李婵月,因为捷报的喜悦已经渐渐退去,秀眉蹙着,心头不由蒙上一层阴霾。

&esp;&esp;婵月对他先前的话,倒是记得挺清楚,她方才一时间都没想起来。

&esp;&esp;宋皇后也看向李婵月,学着崇平帝的称呼,轻笑道:“小婵月说的是,陛下还是先吃药膳,等会儿还要去含元殿。”

&esp;&esp;崇平帝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将药膳一勺一勺食用完,接过戴权以及几个内监递来的手帕以及茶盅、痰盂,漱口而罢。

&esp;&esp;说着,看向宋皇后以及端容贵妃,道:“朕到含元殿去了。”

&esp;&esp;中原变乱初定,他也需得将这个好消息与前朝的诸臣工叙说,而且后续对受伤士卒的抚恤,对有功将校的奖赏,都要提前定下章程。

&esp;&esp;待汝宁府一收复,子玉还要安抚后续,那时就可诏旨晋爵。

&esp;&esp;至于给何爵位,心底也隐隐有了一些数。

&esp;&esp;见崇平帝在戴权等一众内监的簇拥下起身离去,宋皇后柔声说道:“臣妾恭送陛下。”

&esp;&esp;随着崇平帝离去,偏殿之中,宋皇后一边儿吩咐着女官收拾碗快,一边儿对着端容贵妃,轻笑说道:“妹妹,现在不用担心了,满天的云彩都散了,咸宁她没多久也能回来了。”

&esp;&esp;端容贵妃轻声说道:“还是有些担心他们两个,在外面风餐露宿,也有些不妥。”

&esp;&esp;其实有些话不好说,年轻男女在一起,没个深浅轻重,万一出去一趟,回来再……珠胎暗结,玷辱了皇室的颜面。

&esp;&esp;宋皇后自是听出了一些潜台词,轻声道:“等子玉回来,陛下说不得就按着兼祧之法,赐婚他和咸宁了。”

&esp;&esp;这般大胜,其实赐婚还略有不足,如果按着陛下的打算,多半要对东俘虏战事之后,那时才能堵得住悠悠之口。

&esp;&esp;端容贵妃轻轻叹了一口气,妍丽玉容上见着担忧之色,说道:“咸宁她年岁也不小了,终身也该定下了。”

&esp;&esp;晋阳长公主闻言,秀眉蹙起,凝声道:“皇嫂,方才说什么……什么兼祧?”

&esp;&esp;她就听着这两个字有些不寻常。

&esp;&esp;宋皇后这时才醒觉失言,不过想了想,也觉得当着晋阳公主的面,提及咸宁的婚事倒也没什么,遂吩咐着女官,将周围的宫女、内监都屏退。

&esp;&esp;这种关乎公主婚配的事儿,还未定下前,宫女、内监就不适合知道,省得外传。

&esp;&esp;见宋皇后如此郑重其事,晋阳长公主抿了抿唇,心头涌起诸般猜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